close

 

聯合報社論/失衡的天平:政府開放移工,卻堅拒境外生
2020-06-11 聯合報 / 聯合報社論
 
高雄市一處營區六月起有大批國際移工入住,進行集中檢疫,市府對此卻毫不知情。經揭發後,當地議員痛批中央引進移工卻把地方蒙在鼓裡,萬一出現防疫破口,誰要負責?疫情指揮中心隨後說明,集中檢疫移工不會與社區接觸,民眾毋需過度擔心。如此輕描淡寫的說明,很難消釋社會大眾的疑慮。
 
外界的質疑有幾:第一,陳時中日前才宣稱出入境風險仍大,因此邊境現不考慮解封;何以卻悄悄放入大批國外移工,豈非瞞天過海?第二,許多原本在台求學、就業的境外人士,都因疫情受阻境外,無法來台繼續學業或事業;相形之下,首度來台的國際移工卻能在防疫期間長驅直入,豈非兩套標準?又在滿足誰的利益?第三,如果引入移工是正大光明且合乎正常防疫準則,中央何需瞞著地方權責單位,偷偷摸摸進行?
 
根據疫情指揮中心近日的新聞稿,一月底以來,全國廿七個集中檢疫所共收住了四九四○人,其中移工為一一六○人,所有移工無一確診,民眾毋需擔憂防疫破口。
 
這是指揮中心首度公開坦承移工持續入台的事實,其人數之眾,超乎人們想像。原來,在蔡政府用一隻手阻擋武漢台胞、「小明」和各國境外生返台時,它的另一隻手卻大量開放移工入境,讓他們入台工作。
 
即使是疫情中心公布的數字,也未必是最後的真相。根據勞動部發布的訊息,僅三月十七日至廿六日應辦理居家檢疫的勞工,即有二七五八人;其中產業類一七三二人,社福類一○二六人,人數之多遠超乎想像。勞動部四月間更宣布,已有三千多名移工入境後接受檢疫隔離,因檢疫期間未支領薪水,因此將發給每人每日一千元補償金。由此看來,國際移工不僅在防疫期間源源不絕地引進,也獲得良好的照顧和補償。
 
只要防疫工作謹慎得宜,民眾當然無需擔心移工將新冠病毒帶入台灣;畢竟,比起引發新加坡第二波疫情的外籍移工,台灣的移工密度要低得多。但大家的困惑是:如果政府可因少數產業或部分家庭看護之需開放移工來台,那麼,對於曾經在台居留求學或就業的境外人士,陳時中卻強以防疫為名將他們阻擋在國境之外,豈不雙重標準且絕不合理?
 
陳時中領導防疫固然表現穩健,但他的階段性任務似乎也該告終;原因是,接下來台灣要面對的複雜解封工程,已非其專長和能力所及。台灣自認是「防疫模範生」,但這樣的自我認知,卻無助台灣重新參與世衛大會(WHA);更有甚者,在國際間第一波邊境解封的優先開放名單中,台灣幾乎全告落空。其中癥結,除了台灣缺乏外交運作能力,更嚴重的,是蔡政府缺乏「互惠」的思維,不知如何慎選國境開放來爭取有意義的國際認同,當然也無法得到他國回饋。
 
台灣境外生有十二萬人,扣除短期研習者,攻讀學位的學生約有六萬人,是台灣高教產業的重要資源。因疫情衝擊,本學期有許多外籍生無法來台,他們的求學權益大受影響,尤以應屆畢業生為最。大學更擔心的是,再不利用暑假將境外生的「斷鏈」接起來,往後學生來台的意願會大受影響。教育部先前不斷誇口,台灣因為開闢「新南向」而招徠許多「南向生」;但如今政府大舉開放移工入境,卻把青年學生擋在門外,這豈不諷刺而矛盾!
 
試想,如果移工來台可以由雇主或仲介安排居家檢疫,或由政府集中檢疫;那麼境外生來台難道不能採取同一模式,由政府和校方合作讓他們分批經由檢疫隔離返校?暑假將屆,學校宿舍有更多空間作相關安排,境外生是台灣交好栽培的境外友人,蔡政府強將他們「阻絕境外」,豈不是愚昧之至?
 
移工來台,究竟便宜了誰?境外生不能入境,又卡在誰的腦袋?
 
 
 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38/4627917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越南人力仲介 的頭像
    越南人力仲介

    越南人力仲介 Vietnam Manpower

    越南人力仲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